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严厉的调控局面。近期,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陆续出台新一轮住房租赁扶持政策,多家银行和房企也相继发布了租赁住房业务方面的发展规划。政策推动下的万亿住房租赁市场,引来产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多方竞逐。
在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五限”成功控制住了市场预期后,住房租赁制度改革成为2017年楼市下半场的重头戏。房地产市场逐步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政策方面的鼎力相助使得住房租赁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租房需求较2016年增长了57%,特别是进入到四季度,该时间段的租房需求较2016年同比增长了71%。在租赁需求增加的同时,租金也呈现出了上涨趋势。来自58同城的租房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年度人均月租金价格同比上涨了16.7%。
未来,租赁业将是我国房地产行业中增长最大的市场。链家研究院报告显示,2020年、2025年,中国房产租赁市场租金规模将分别达到1.6万亿元和2.9万亿元,2030年预计会超过4万亿元。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预测,未来10年将是住房租赁市场快速发展的阶段。得益于有租房需求的人口规模化增长、人均租房面积的不断提高,预计2027年全国城镇将形成54亿平方米的有效租赁需求及66亿平方米的可租赁房源,租金收益或可达到3.86万亿元。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步迈入存量时代,租赁市场也将在“租购并举”的政策下得到蓬勃发展。
在住房租赁市场站上风口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商业银行纷纷表态要进军租房市场。
建设银行更是先声夺人,在场景建设和资金层面不断加码住房租赁市场。近两个月来,该行先后在佛山、深圳、武汉等地联合房地产企业猛推住房租赁房源,并提供住房租赁贷款等金融产品服务。
有银行专业人士表示,目前住房租赁市场存在周期长而租金回报率低的问题,不过随着配套政策的完善以及金融支持手段的成熟,该领域将逐步释放出潜在价值。
不仅是银行,包括万科、碧桂园等在内的大型房企更是明确表态,要重点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12月5日,龙湖地产和碧桂园先后宣布了在住房租赁业务方面的最新动作——碧桂园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卢湾支行签订协议,建行上海市分行将为碧桂园上海区域提供200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在当地发展长租公寓,具体内容将涵盖住房租赁企业金融服务、承租人金融服务、资源整合、消费信贷、营销支付、客户体验、特惠服务等领域。
而同日,重庆龙湖拓展公司则在银行间市场披露了《公开发行2017年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重庆龙湖拓展公司拟发行50亿元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其中首期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
此外,北京城建集团、首开集团、亦庄控股、中粮地产与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等也签署了住房租赁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工行北京市分行将为北京住房租赁市场的参与主体提供总额不少于6000亿元的融资支持,推动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针对房地产企业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度布局住房租赁市场的现象,中国指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分析称:“对于银行来说,进军住房租赁市场将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新起点,有利于重塑行业格局,促使未来的长租公寓市场走向越来越规范;对于房企来说,与银行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出建行在房源、资金以及金融服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企业长租公寓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