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PLA改性技术优势显著,可降解赛道定义新增长曲线
2、行业政策标准与公司优势同频,家联科技顺势而为
3、渠道+产品+PLA改性技术构建竞争壁垒
4、海外市场仍有空间,高举高打发力国内市场
5、盈利预测
家联科技(301193)
一、PLA改性技术优势显著,可降解赛道定义新增长曲线
家联科技是国内塑料制品、生物可降解塑料改性技术领军企业,凭借高质量产品,率先打开海外市场,与诸多国外大型知名商超达成合作,多年以来积累了大批海外优质客户,其中包括英国头部商超Tesco、ASDA;美国的Jarden、Walmart、Costco等。
2012年至2015年,公司着力推进PLA改性技术的研发,公司陆续与Woolworths、大润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2016年以来公司开始布局家居用品市场,从小塑料制品到大塑料制品跨越,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技术与渠道积累,PLA业务增速亮眼。
二、行业政策标准与公司优势同频,家联科技顺势而为
公司以纸制品和完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为抓手,开发生物降解材料吸管,纸吸管,生物降解材料餐具、家具用品等非一次性塑料产品,可降解膜类产品(塑料袋、生物降解包装带),上述替代产品均已实现销售。2017至2022年公司生物降解产品营收的复合增速为87.7%。
全球能源及限塑政策下塑料制品材料迭代步伐加快,公司深耕多年可降解材料改性技术,行业内技术领先优势明显。公司已经掌握了针对不同理化性质的主流生物全降解材料(PLA、PBAT、PBS)的共混改性技术,公司已经在降解材料改性技术中具备领先优势,且部分产品已经量产。目前公司传统塑料制品客户中,宜家、吉野家、DQ、Amazon、TeamThree等已向公司采购生物降解塑料产品。
三、渠道+产品+PLA改性技术构建竞争壁垒
渠道粘性是公司塑料制品业务的第一道护城河,后来者价格战略不易撼动。公司海外大客户更加关注采购产品高质量的稳定性,和对自身品牌形象的维护,价格优势及利润空间不成为抢占下游知名客户的主要角力点,公司已经营多年,现有竞争优势不易被后来者的产品价格优势取代。
PLA改性技术是公司的第二道护城河。公司专注改性材料及制品研究,连续攻克了PLA材质耐温、耐摔等技术难题。家联通过自主研发并掌握对生物降解材料进行定制化改性的工艺技术和流程,以PLA(聚乳酸)为基础的生物降解改性材料现已取得多项专利并投入规模化生产,可以满足不同品类的产品生产需求。
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是公司的第三道护城河。公司做塑料吸管起家,逐渐布局餐饮制品,家具塑料制品,未来全降解生物制品可实现全产业替代,以小物件实现大发展。
四、海外市场仍有空间,高举高打发力国内市场
公司海外主要业务在北美市场,2021年美国餐饮行业实现恢复性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餐饮业市场规模已超越疫情前(2019年)水平至9759亿美元,展现市场活力。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维持景气向上周期,考虑到公司海外业务在北美市场占比情况,未来随着产能恢复,以及增产项目落地达产,未来海外市场仍具备空间。
近年来公司主要产品内销份额逐年提升,依托国际合作口碑和高质量餐饮产品发力国内市场。从外卖及餐饮业增速和营收规模上看,国内餐饮塑料制品需求端有支撑,限塑背景下,强化与下游联动,抢夺国内全降解塑料制品发展先机,公司着力拓展国内塑料餐饮具市场,与KFC、蜜雪冰城、必胜客达成合作,成为上述企业链接的上游餐饮具的主要供应商,国内餐饮具业务增速显著。目前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客户还包括“盒马生鲜”、“吉野家”、“7分甜”等下游知名企业。
生物全降解材料制品方面,可降解材料代替一直是公司重大的战略方向。20年底政策推动下国内生物全降解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主营内销生物全降解材料包括替代塑料袋、塑料吸管等,市场前景广阔。
五、盈利预测
华福证券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0.52/1.54/1.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1%/195%/22%。政策面对于传统塑料制品限制趋严,公司具备渠道及技术优势。故给予公司2024年26倍PE,对应目标价20.88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风险;业绩不达预期对估值溢价的负面影响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研报来源:华福证券《家联科技公司深度研究》,分析师:刘畅(执业证书编号:S0210523050001),2024年2月1日。
编辑:黄宇
时报资讯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