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 / 详情

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 “中国光谷”瞄准9个细分赛道发力未来产业

刘茜 · 2024-10-17 19:04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10月17日,证券时报记者从武汉东湖高新区举办的“光谷未来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东湖高新区促进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发布。东湖高新区将以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为目标,力争2027年未来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方案》明确光谷将前瞻谋划九大未来产业方向,并将这九大方向划分为“333”未来产业,即验证探索阶段(布局6G通信、量子科技、脑机接口),商业试用阶段(布局人形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和应用临近阶段(布局空天科技、未来显示、先进半导体)。

以人形机器人产业为例,东湖高新区具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拥有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陈学东院士,武汉大学刘胜院士等机械领域顶尖人才团队,格蓝若精密公司研发了国内最大的重载电驱四足机器人、高动态双轮足机器人等,公司将于今年底推出首款面向变电站巡检运维场景的电驱动人形机器人样机;京天机器人公司通过与宇树科技合作,为人形机器人H1装上“大脑”和“小脑”,升级为人形机器人H1-ReS后更名为“京天特博”,打通了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东湖高新区在人形机器人涉及的“大脑”“小脑”“感知”“躯干”等关键部件方面均有良好的企业发展基础。光谷中心城拥有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北大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集聚格蓝若精密等人形机器人重点企业。

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为突破口,加快推动整机研制成功。支持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科研团队与格蓝若精密公司合作研发电驱动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积极招引理工华汇等整机企业,集聚一批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

同时,加快推动关键部件取得突破。依托整机龙头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推动库柏特在“大脑”方面,京天机器人、灏存科技在“小脑”方面,华威科、衡惯科技在“感知”方面,斯微特、科峰英诺在“躯干”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群突破,实现整机与零部件协同发展。

此外,建立人形机器人典型场景应用示范目录,征集遴选典型案例,成立光谷机器人生态创新中心,校企联动催生技术加快应用,对应用成效突出、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典型场景加快推广,力争率先在全国形成示范应用。

《方案》特别提出,东湖高新区围绕发展未来产业的投资和场景两大关键,计划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的资金支持。

在投资方面,东湖高新区已出台《科技创新供应链专项科研激励资金管理办法》,对获得风险投资、处于中试前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政府和企业2:1配比资助;对进入小批量生产的项目,按政府和企业1:1配比资助,形成政府引导激励+机构股权投资相结合方式促进未来技术产业化,单个项目支持金额最高3000万元。

此外,东湖高新区还谋划出台鼓励国有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专项政策,拿出专项财政资金,遴选未来产业项目投资库,对国有资本投资未来产业项目进行风险补偿和正向激励,发展壮大耐心资本。

在场景方面,东湖高新区在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未来数字技术社会实验室”,已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并开放了27个前沿数字经济应用场景项目,目前已形成首批十大应用场景搭建内容并推进落地,覆盖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未来显示等关键领域。下一步,东湖高新区将持续推进实验室应用场景落地,向全球征集应用场景方案,促进颠覆性技术及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落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