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迈入己巳蛇年,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郑州比亚迪工厂便向外广发“英雄帖”,拟一次性面向社会招工2万人。
新春伊始,人口大省河南多地举行招聘活动,放出岗位吸引人才,为返乡就业人员提供机遇。作为2024年河南省GDP增速最快的区域,郑州航空港区由于聚集了富士康、比亚迪等产业链“链主”企业,岗位需求量更加吸睛。“大厂”招工忙
刚刚迈入己巳蛇年,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郑州比亚迪工厂便向外广发“英雄帖”,拟一次性面向社会招工2万人。看到这一消息,本计划节后去长三角务工的河南开封人靳先生退掉了提前订下的车票,打算先在“家门口”找工作试试看。 同样有着外出工作经历的杨女士,近日特意从老家南阳跑到郑州航空港区找工作。“这几年一直在外漂泊,还是想离家近一点。现在港区用工量大,待遇也和沿海城市差不太多,就想来试试。”她说。近日各地前来务工人员络绎不绝,使得郑州比亚迪招聘中心门前停放的车辆排出长龙。而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初筛,成功进入体检、面试等后续环节的人员,依然在午后挤满了整个招聘中心大厅。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郑州比亚迪获悉,目前该厂区员工多来自郑州及周边地市,占到了员工总人数的90%以上。而未来,这里的员工规模预计可超过10万人,岗位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除郑州比亚迪单次招聘规模刷新纪录外,同样位于港区的郑州富士康厂区也在年初快速推进招工,为新一年的产品生产储备人员。仅在近日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的一场“春风行动”线下招聘会上,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工业富联郑州厂区就一次性放出1万多个岗位需求,涉及技术岗、管理岗和大量普工。
为抓住春节前后和企业开工复产的关键期,近期河南多地都举行了“春风行动”,为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提供就业服务工作。在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看来,各地新春积极招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地区经济向稳。大量企业推出招聘计划,表明企业有扩大生产、拓展业务的需求,是对市场前景有信心的表现,也是经济活跃的重要标志。高级技工月薪可达万元
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最新推出全民智驾系统“天神之眼”,近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智能化不仅贯穿了比亚迪产品。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郑州比亚迪了解到,该生产基地的生产线自动化率已高达98%,3秒就能下线一个动力电池电芯,不到一分钟就能下线一辆新能源车。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随着大厂工业自动化、产品科技化的加速升级,对高技能产业工人的需求度也不断提升。当前部分优质技术工人岗位存在缺口,薪资待遇多可达万元以上。“链主”企业催生用工需求
万人级别的招聘规模背后,由“链主”企业衍生出的多重产业新动能,已在郑州航空港区悄然构建。据了解,自落户郑州以来,富士康郑州工厂已累计生产智能手机超12亿部,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为当地培养了近500万名熟练产业工人。龙头的集成带动效应,使港区不仅逐步搭建起了“果链”,更从单一手机制造拓展到后端模组、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关联产业,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而2023年比亚迪整车生产基地在郑州航空港区正式投产后,这里又快速链接起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引入数十家配套零部件企业,让比亚迪省内产品配套率达到约55%。据比亚迪提供的数据,2023年4月郑州比亚迪正式投产后,当年就实现整车生产20.2万辆,创造产值335亿元。2024年,该厂区更是生产整车达约55万辆,产值超过860亿元(2024年河南全省新能源车产量70万辆,比亚迪占78%)。目前郑州比亚迪已实现整车、电池、核心零部件的全产业链布局,员工规模达到5.7万人。
“目前港区以比亚迪郑州基地为核心,已规划了汽车城,力求构建‘汽车城+总部研发中心+核心零部件智造中心+出口集散中心’空间发展格局。”对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打造,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产业集聚方面,目前港区已基本形成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弗迪电池为龙头的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以天迈科技、华锐光电、联创电子、福申科技等为代表的汽车电子产业链等。正是基于一个个“链主”引领的新兴产业链快速搭建,2024年,郑州航空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较全国、全省分别高出8个、7.9个百分点,增速继续领跑全河南省。步入2025年,郑州航空港区已设立目标,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产业兴起,自然少不了人员需求。据上述郑州航空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该区为4.5万名大学生、6428名城镇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助力3470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新区域生活圈正在成型
厂区内搭“云轨”,宿舍旁看中医……汇聚了数万名产业工人的郑州比亚迪,“衣、食、住、行”俱全的生活圈也正逐步完善。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园区内看到,为便利员工生活,郑州比亚迪内设有穿梭于生活区和生产区域的免费巴士和云轨云巴,便利了区内通勤,提升了效率和舒适度。员工不仅可以免费入住配有独立阳台和卫浴设备的4人间宿舍,还可以在工作之余在“职工之家”使用各种球类、棋牌设施。此外,设于园区内的综合商业体,涵盖了多个知名餐饮品牌,并配齐了美发、医药,乃至中医保健门店,保障了员工的日常吃穿所需。而在厂区周边,一处大型商业综合体、三处小型商业、五处过渡性临时商业也均已投用。据郑州比亚迪上述人士介绍,目前厂区周边还有三处大型商业综合体正处建设过程中,经营业态包括品牌酒店、餐饮、电影院、酒店、公寓、商务办公等,预计2025年即可运营。
除企业自身对于员工“生活圈”的打造外,基于产业聚集、人才集聚特色,郑州航空港区这片年轻的区域经济热土,正逐步实现由“产”到“城”发展,向着打造综合性航空大都市的目标迈进。
“为提升企业人员生活便利程度,吸引人才落地,近年来港区坚持‘港产城园’融合发展,统筹做好园区生产、生活、生态布局,高水平建设道路、供水、供气、排水、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污水集中处理、工业固废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职工住房、文化、教育、卫生、休闲、通勤等功能,支持在产业园区内创建未来社区,实现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有机融合。”郑州航空港区相关负责人称。郑州航空港区上述负责人称:“2024年,全区总通车里程已突破620公里,区内可实现15分钟上高速,群众出行更为便捷。同时,港区聚焦民生需求,完善配套建设,新建、共享、盘活公共停车泊位两万余个,解决群众停车难题;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人才安居工程,有效满足了新市民、青年人和各类人才阶段性住房需求,基本做到了保障对象应保尽保。目前,港区内幼儿园普惠率、学前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居全河南省前列,已实现村级卫生所中医药服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