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民爆作为基础工业基石,素有“能源工业的能源,基础工业的基础”的称号。核心产品工业炸药、工业雷管等易燃易爆的高危属性使得行业受到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等部门监管,具备生产许可、销售许可和工程资质三重认证壁垒,外来者较难进入。
德邦证券认为,民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构建了优质的经营生态,头部企业(国泰集团、广东宏大等)近五年炸药毛利率超29%,应收账款率及净现比等财务指标表现整体优于基建行业平均水平。
供给端来看,民爆行业的供给格局始终跟随政策指引方向在积极推进变革。在《“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指引下,民爆集中度快速提升,生产企业工业炸药产量CR10从2020年的49%跃升至2024年的66%。
在此基础上,2025年工信部《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进一步加码整合力度,明确2027年形成3-5家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的新目标,推动行业迈入跨区域深度整合阶段。
当前资本运作已印证政策效力:一方面,头部企业加速横向并购,如2024年广东宏大22亿元收购雪峰科技21%股权、江南化工并购红旗民爆36%股权等;另一方面,民爆资产估值显著抬升,目前存量优质民爆企业稀缺,未上市体量较大的仅有云南民爆、内蒙古生力、海峡科化等。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一个是炸药结构升级。
“十四五”规划推动下,我国混装炸药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达37%,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35%的目标。2025年2月28日,工信部印发的《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中,指出要继续压减包装型工业炸药许可产能,提升企业现场混装炸药许可产能占比,持续推动炸药产品结构升级。
混装炸药产能往往需匹配爆破服务,爆破服务需要爆破服务证书或矿山总承包证书,小型生产企业受限于资质壁垒难以高效释放产能且不具备经济性,矿服企业或将充分受益。
第二个是雷管技术迭代。
“十四五”规划强制性的电子雷管替代政策(2022年6月停产、8月停售普通雷管),使得电子雷管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渗透率已达到90%以上。
政策进一步提出要动态调整电子雷管产能,支持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应用,推动无起爆药、零污染技术发展,头部企业有望凭借技术优势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第三个是出海空间扩容。
全球民爆市场规模(2023年1230亿元)约为国内市场三倍,近年国内民爆龙头企业纷纷加速出海,如雅化集团、江南化工、易普力等企业在非洲锂矿/铀矿等项目落地,广东宏大以塞尔维亚为枢纽辐射中非及南美市场等。
2月份印发的《意见》首次将国际化提升至战略高度,鼓励民爆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产品出口规模,未来国内民爆企业有望跟随“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关注广东宏大、江南化工、易普力、国泰集团等行业公司。
研报来源:德邦证券,王华炳,S0120524100001,从政策端看民爆行业发展方向——民爆行业系列深度。2025年3月26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