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3月31日发布的两则公告显示,今年3月,央行开展了8000亿元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因3月有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当月央行开展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1000亿元,继续释放中期流动性。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国债买卖操作以及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是在央行每日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连续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中长期资金。今年3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小幅净投放1000亿元,MLF净投放630亿元,保持中长期资金净投放,展现出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今年以来,央行用好多种工具投放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综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与MLF操作看,央行在1-3月分别净投放中长期资金9050亿元、4000亿元和1630亿元,一季度合计净投放超过1.4万亿元。
近段时间,银行体系资金面维持偏紧状态。3月以来,银行间7天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持续处于1.7%上方,自3月27日持续高于2.0%,明显高于政策利率。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年初以来资金面趋紧的背后是央行出于稳汇率、防利率风险、防空转的考量。央行通过暂停国债买入、回笼流动性等操作,引导国债收益率回升。
随着3月央行再度加量续作MLF并保持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以及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提出“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部分市场专家开始认为,流动性正在逐步转向宽松。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向券商中国记者指出,近期,汇率压力有所减弱、市场利率中枢明显上行,货币政策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下阶段,为稳增长、宽信用、稳预期,货币政策目标预计将转向多目标平衡,并兼顾短期流动性,资金紧平衡状态有望得以调整。
“后续政府债券或加速发行,需要适度宽松的资金面配合,避免出现政府债券发行成本偏高的情况。”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认为,接下来,央行可能再度开启国债买入操作,可能通过扩大买断式逆回购规模或者降准等方式,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自去年10月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以来,买断式逆回购余额逐步增加,减轻了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压力,实现了每月中长期资金的净投放,且期限品种更为灵活。目前,MLF余额已从峰值的7.3万亿元逐步降至约4.1万亿元。随着3月MLF操作方式调整,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已完全淡出,但MLF余额仍有较大规模。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未来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替换MLF的过程还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