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预警升级,上海筑起抗冻“结界”
来源:界面新闻 2020-12-29 14:06
Aa 大号字

与2016年寒潮相比,今年寒潮最低气温虽不及2016年,但最低气温都低于-5℃,均会带来严重冰冻,这次冷空气速度更快一些,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瞬间速冻,更容易让人措手不及,对于寒潮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实习记者 顾嘉琪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0年12月29日11时00分更新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为寒潮黄色预警信号。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内全市最低温度将下降12℃左右,12月30日-2021年1月1日早晨的最低温度可达零下6℃到零下5℃,郊区零下8℃到零下6℃。

上海严阵以待,全力应对寒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上海市气象局:对于寒潮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据“上海天气”消息,29日下午强冷空气开始影响上海市,气温将明显下降,30~31日最高气温降至0℃左右。29~31日48小时最低气温降温幅度可达9~11℃,12月30日~2021年1月1日市区最低气温达零下6℃~零下5℃,郊区最低气温达零下8℃~零下6℃,有严重冰冻。

上海市29日白天以降雨为主,累积雨量中等(10~15毫米);半夜前后将转为雨夹雪(西部和北部郊区可能有短时小雪),30日凌晨雨雪渐止,雨夹雪或小雪的持续时间较短(1~2小时)。30日到31日早晨上海市低洼和易积水处可能出现道路结冰。

图源:上海天气

与2016年寒潮相比,今年寒潮最低气温虽不及2016年,但最低气温都低于-5℃,均会带来严重冰冻,这次冷空气速度更快一些,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瞬间速冻,更容易让人措手不及,对于寒潮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上海市政府紧急通知: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据上海应急微信公众号消息,12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

通知要求各部门和单位按照今年新修订的《上海市应对雨雪冰冻专项应急预案》要求,迅速行动、周密安排、强化责任、协同配合,及时落实各项防御和应对措施,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有序运行。

通知表示,水、电、燃气等供应部门要加强重要设施检查,及时应对低温雨雪天气引起的供应量上升和设备故障,保证水、电、燃气供应。水务、房屋管理部门和各区要加强排查,防止水管冻裂、危房危棚倒塌等事故发生。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种植业、养殖业防冻工作和农业设施防倒塌工作。商务、粮食物资储备、农业农村等部门要确保重点物资、鲜活农产品的运输,保障日常供应。

通知指出,各区和交通、绿化市容、房屋管理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做好城市道路、快速路、高速公路以及人行天桥、小区道路的防冻措施和应急除冰工作,必要时要提前敷设防滑防冻设施,确保车辆和行人通行安全。

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科学运用封路、限速、间断放行等管控措施,全力保障道路交通运行秩序,防止因路面结冰等引发车辆和人员伤亡事故。航空、铁路、公路运输等单位要做好应对延误准备,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通知要求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督促指导和安全监管,严防极端天气下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要加强城乡居民安全用火用气用电的宣传教育,避免发生各类火灾和中毒事故;加强对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

各级医院要针对低温雨雪天气相关疾病易发和摔伤人员可能增多等情况,增加相应医护力量。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要加强在建工地安全监管。教育部门要部署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工作。

民政、应急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和救助工作,做好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

上海应急:实现暴雪红警发布全流程智能化可视化

12月28日上午,上海市举行2021年暴雪红色预警发布和响应专项演练并召开全市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部署工作会议,推动《上海市应对雨雪冰冻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各项工作的落实。

图源:上海市应急局灾害应对处

此次演练恰逢12月28日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即将过境,演练力求演战结合,设置应对强冷空气的最高等级预警和响应行动条件,通过早期预通报、预警发布、应急响应相结合的步骤,按照实战的要求,进一步检验预警发布和响应的全流程各个环节联动,确保“测、报、防、抗、救、援”应急体系高效运转。

与过去历次红警演练相比创新的是,演练充分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系统,实现了市城运系统、应急部门自然灾害应对指挥系统、气象先知系统之间的三网融合,实现了暴雪红警发布全流程智能化可视化发布,将为上海市雨雪冰冻灾害应对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上海市住建委:确保市民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解决

12月28日,上海市住建委发文,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微信、短信等媒介,及时发布灾害预警和响应行动信息,广泛普及防灾避灾常识,提高行业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市、区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物业呼叫中心、房屋维修应急中心做好坐席人员配备、设备畅通、维修器材储备等工作,督促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冻冰灾害天气应对工作,加强与供水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供水企业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市、区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开展建筑工地安全隐患排查、检查,落实机械设备、人员等防护措施。同时,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妥善安置各类人员,确保不因恶劣天气发生火灾、中毒等各类安全事故。

沿江沿海及高空作业人员要加强防范,对易受大风影响的搭建物、构筑物采取加固措施。燃气管理部门要科学制定供应保障计划,做好燃气设施安全保障工作,采取措施确保灾害期间气源正常供应。

城管执法部门要联合民政、公安等部门,加强对重点区域(风景区、商业繁华区、交通枢纽站点、高架涵洞、宗教场所等区域)和流浪露宿人员集中活动、露宿区域的巡查,及时组织引导,妥善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城建领域各条热线要进一步明晰相关工作流程,实行首问负责,并做好相互衔接,确保市民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解决,凡是需要入户进行检测、维修等服务,从业人员应落实防疫相关要求。

各单位、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科学研判灾害趋势,一旦出现雨雪冰冻灾情,要及时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和应急部门启动的响应等级,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把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上海市住建委要求,要加强值班备勤,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充足力量在岗在位,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应对和有效处置;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遇有突发险情、灾情、工情等信息要及时上报。

图片来源:绿色上海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做好推雪板、融雪剂等应急物资储备及应急机械工具的检查工作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于12月26日发布紧急通知,要求绿化市容行业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应对雨雪冰冻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的工作要求,严阵以待,及时落实各项防御和应对措施。

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应急保障队伍,做好推雪板、铁锹、麻袋、融雪剂等应急物资储备及应急机械工具的检查工作,加强一线作业人员劳动防护安全。

预案指出,要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气温低于4℃时,暂停道路冲洗作业,加强垃圾、渣土等运输车辆的检查维护,防止残液滴漏,影响交通安全。如遇积雪,按照要求及时做好道路除雪,切实保障道路环境清洁畅通。

应急预案要求助力城市有序运行,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加强厂区巡查和管线防冻工作,确保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稳定运行。及时清除公园绿地内的积雪、积冰,在桥面、台阶步道等易滑路段放置警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指出,要做好基础设施服务,优化公厕保洁作业,设置防滑警示标志,避免地面积水,落实防滑措施。加强植物园温室、动物笼舍供暖设备和公园游乐设施的检修维护,对不耐寒树木进行防寒包扎,对花卉地被植物覆盖保温处理。

应急预案要求开展安全动态检查,对各类户外广告、招牌设施,及时清理设施积雪部位,防止因积雪结冰造成设施自重过重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雨雪冰冻天气过后及时复查,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上海民政:所有救助机构将开设御寒场所

寒潮雨雪低温天气期间,上海各区将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对“三无”老人,尤其是高龄独居老人、纯老家庭等社区困难对象,将加大上门探望频次,及时提供帮助,做好防寒保暖,确保安全防止意外;对孤儿、困境儿童,将通过属地,尤其是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的走访关心,严格落实各类帮扶措施和救助政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生活困难。

上海市各级养老机构、儿童机构等社会福利机构,在寒潮期间将切实做好入住人员等的关爱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机构内暖空调开放和用电安全,同时加强食品、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和棉衣、棉被等御寒物资以及必要取暖设备的储备。

此次寒潮抵达上海前,市、区两级民政、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已启动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气象预警联动机制,开展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

相关部门将加大在街面和相关重点地区的巡查力度、巡查频率,并扩大巡查覆盖面,及时救助露宿街头、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引导他们自愿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尤其是针对露宿街头的失智老人、精神障碍者、危重病人、未成年人流浪人员等,还将进行保护性救助。

同时,上海市所有救助机构将开设御寒场所,做好低温天气临时救助准备工作,24小时值守接待,全天候提供免费餐饮、洗浴、住宿等服务,确保受助人员吃饱穿暖,获得必要医疗,并积极帮助相关被救助对象返乡回家。有关部门还通过发动救助管理志愿者、夜间保安、环卫工人、公交出租车司机和鼓励市民的方式,参与相关救助工作。

上海市民一旦发现需要帮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即可拨打公安110、社区服务热线962200、城建热线12319等为他们提供帮助。

上海电力、城投集团:全力保障上海市民用电、供水

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杨振睿告诉界面新闻,随着冬季用电高峰的到来,该公司已经按照既定计划,通过无人机、手持红外感应等设备,增加线路检测频率,提高检测效率,保证电网平稳度峰。

杨振睿透露,对于寒潮来袭可能带来的用电高峰,国网已经做好相应准备,加大对热点线路的主变的实时监控,落实高峰负荷削减方式下的电网风险管控,以及反事故措施,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记者同时从国网电网基层电力维修点获悉,随着冬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站点内的维修工单相应增加,为此,基层电站已经增派人手,24小时全力做好电力故障抢修工作。上海电网正平稳运行,完全可以保证居民、企业的正常供电。

摄影:杨舒鸿吉

低温将至,供水管线同样面临挑战。

城投水务方面透露,当前,原水板块为确保供水管线安全,已加强户外桥管设施的重点防范,共计完成输水管线35处桥管、72只排气阀,以及野外压力表34处的防冻保暖保护工作。制水板块配备66队抢修组,针对管道、设备、仪表等专业,各大水厂平均配备3-5支专业保障队伍,确保水厂稳定运行。

供水板块在寒潮来袭前,已对二次供水已接管的近6100个小区全面检查管道防冻包扎,对保温层有脱落、损坏的及时整改包扎。在即将到来的寒潮期,上海供水热线接电配备120个接电坐席、491名一线对外供水服务代表准备就绪。

此外,在做好应急预案的同时,针对已经接管的小区,城投水务目前已完成了全部二次供水设施防冻包扎工作。

城投集团建议,寒潮期间,市民要随时关注家中水管状况,如发生冻管的用户,可以用电吹风烘吹,或拿毛巾裹住水管,然后用温水慢慢浇淋,不可用火烘烤或用开水急烫,否则会使管道爆裂。

如观察到水管有冻裂漏水情况发生,用户应先将水闸关闭,随后联系供水热线962740或小区物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上海道运中心:200余支专业应急抢险队伍集结待命

根据雨雪冰冻应急预案,上海市道路养护行业已经开启24小时轮岗值班模式。

12月25日起,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和道路养护行业单位对全市道路设施、养护设备、抢险物资、应急预案和保障措施等进行全面检查,全力备战本次寒潮。

上海市道路养护单位200余支专业应急抢险队伍集结待命,备足了草包、黄沙、融雪剂等应急抢险物资,全路网巡视车、抢险车、除雪车、撒布机、牵引车等应急抢险机具设备全部到位,做好随时启动的准备,确保遇突发事件能迅速出动,快速处置。

养护单位加强道路巡查巡视,重点关注高架匝道、高速公路大型立交,越江大桥及接坡、尤其是钢结构桥面的结冰情况。气温低于5℃时,养护单位停止一切带水作业。

高架道路养护单位进行冰雪天应急保障物资储备。图源:上海道运中心

入冬寒潮来临之前,养护单位已经对上海市道路进行了全面排查,尤其是高架、隧道、大桥立交等重点设施和道路急弯陡坡、上下匝道等重点部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对撒布机等防冻除雪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对牵引车和施工车辆加好防冻液,提前进行防冻处理,对应急仓库内防冻防滑应急抢险物资进行了全面清点、补充,确保应急处置物资充足,为迎战低温冰冻天气做好充分的准备。

上海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冰雪天气尽量乘公共交通出行,出门在外请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驾车出行请控制好车速、防止车辆打滑,注意行车安全。

上海铁路局:建立扫雪保畅通指挥网络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应对寒潮,上海虹桥、上海站等大型客运车站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扫雪保畅通指挥网络,应急队伍在岗备勤;加强与站区管委会、地铁、公交等单位的协调联动,确保在较大雨雪、列车大面积晚点、集中到达等非正常情况下的旅客服务和客流疏散。

G1971次列车乘务员做好降雪天气下旅客乘降引导工作。摄影:刘思雨

同时,客运站提前配备齐全防滑草垫、喷枪、煤气瓶、工业盐等多种指定的扫雪工具备品;同时加急组织专业人员对候车室空调、开水壶等设备进行巡查,确保“气温下降,室温不降”。

上海客运段动态掌握值乘的161趟列车沿途天气变化情况,加强出乘前的防寒预想,做好寒潮和强雨雪天气下的应急乘务模拟演练。

据悉,上海客运段还对多趟值乘的普速旅客列车备足丰富的餐料,确保餐车食品供应正常。

上海工务段职工模拟沪苏通铁路道岔尖轨滑床板部位折断,进行加固场景应急演练。摄影:周军

上海工务段承担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沪杭高铁等6条、1000余公里干线铁路维护任务。

该段严格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线路防断要求,提前开展对无缝线路的全面排查,对温差较大地区的线路,及时做好钢轨应力放散;对道岔尖轨、翼轨等“娇嫩”部位加强预防性探伤检测,发现受损情况及时处置。

上海市农委: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供应充足。

据上海三农微信公众号消息,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将科学有效做好农业生产防冻保暖工作。及时加固温室大棚、畜禽圈舍和水产养殖大棚等设施,防风吹倒造成损失。加强大棚防冻保暖,注意用电、用炭安全。

对大春播的秧苗和已定植的越冬茄果类蔬菜实施多层覆盖,保证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正常生长。在田作物加强清沟排水,保持排水通畅,减轻冰冻和渍害。落实露地蔬菜和果树防冻措施,增加露地青菜等绿叶菜的田间覆盖面积。将不耐寒的花卉、经济苗木等及时移入室内。

此外,还将指导畜禽水产养殖户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寒能力;让农机设备及早入库进棚,做好防冻保养。对刚建成的田间设施进行稻草、苫布等覆盖,防止冻裂造成破坏。

图源:上海三农

针对此次寒潮,各区农业农村部门和有关单位要认真分析此次寒潮天气对农产品供应的影响,提前采收已成熟的柑橘、草莓、露地蔬菜等农产品,指导农民加强田间作物管理,增加农产品有效供应,保持市场供需稳定。

加强市场监测和产销衔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畅通“绿色通道”,确保节日期间蔬菜瓜果、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的市场供应。

责任编辑: 郑灶金
e公司声明:文章提及个股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股票 更多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中船防务
sh600685
24.34 +3.88%
歌尔股份
sz002241
20.51 +8.63%
国泰君安
sh601211
16.65 +2.78%
中信证券
sh600030
25.24 +1.41%
机器人
sz300024
16.28 +3.17%
湘佳股份
sz002982
24.69 -0.68%
万向德农
sh600371
12.04 +2.91%
比亚迪
sz002594
339.27 +4.52%
立讯精密
sz002475
30.78 +7.32%
牧原股份
sz002714
41.95 -0.59%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