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快讯
解读
股市
港股通
视听
专题
行情
数据
公众号
APP
电子报
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
搜 索
综合
股票
资讯
公告
视频
共查询到
6939
篇相关资讯
股票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
涨跌幅
振幅
最高
最低
成交金额
操作
共搜索到
0
只相关股票,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资讯
最高奖励1.5亿元!广东大手笔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4月1日,《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会议要点如下:1.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工业机器人产量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2.力争实现“六个一批”,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3.推进“机器人+”场景应用工作,不断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4.持续组织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旗舰专项和实施“智能机器人”重大专项,打造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和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5.招引全球知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跨国公司,单个外资项目封顶1.5亿元进行奖励。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当前,广东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兼具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鹏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智能算力平台,光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昇腾生态研究院;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的4.47万台(套)增长到2024年的24.68万台(套),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广东省副省长王胜在会上介绍,近期,通过全面摸排产业链短板,梳理资金、人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数据要素等资源需求,广东制定出台了《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简称《若干政策措施》)。《若干政策措施》以支持、服务企业为导向,立足于强化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供给,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2条“干货”政策措施,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力争实现“六个一批”,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若干政策措施》提到,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该领域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在省级支持的基础上再“加码”,鼓励地市给予奖励,省财政进一步按照地市奖励资金1:1予以激励。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围绕产业链关键核心领域,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对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现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学研平台能级提升、联动发展,因时因势谋划高能级平台,支持建设开源社区、开源生态中心和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交流共享、算力调度、数据训练、大模型评测等服务。每年择优支持一批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资助。推动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打造广东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组织实施两大专项今年年初,DeepSeek国产AI大模型的火爆和宇树科技“秧歌”机器人的走红,引发了全球AI行业的新一轮竞争热潮。记者了解到,广东正部署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介绍称,2018年以来,在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连续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重大专项,累计投入省财政资金近14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近30亿元,并与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工业软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重大、重点专项协同,加快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创新应用多层面的科研攻关体系,初步取得良好成效。具体来看,在人工智能领域,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拟重点围绕智能算力基础底座、核心算法与数据安全、具身智能、前沿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持续组织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旗舰专项,通过加强与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协同,加快解决超大规模算力调度、边端算力芯片、大模型技术,以及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交通、能源、政务等领域急需攻关问题,支撑打造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在机器人领域,拟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及特种机器人等方面,组织实施“智能机器人”重大专项,重点加快灵巧手、空心杯电机、电子皮肤、一体化关节、运动控制、端到端机器人用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此外,创新载体是技术攻关的“加速器”,也是产业生态培育的“孵化器”,广东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载体方面也做了相应的布局。杨军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打造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创新平台。一是持续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发挥鹏城国家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方面的作用,继续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二是充分调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资源,将智能工业机器人作为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广东省现代产业需求,构建全栈国产化的“操作系统/数据库+智能硬件+大小模型+机器人智能控制”创新联合体,赋能工业机器人产业升级。招引跨国公司投资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阵地,广东对全球知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跨国公司也发出了邀请。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斌表示,今年将大力实施“一把手”抓招商,扎实办好“投资广东”100场以上产业链招商活动,推进场景招商,加大对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标志性项目招引,欢迎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领域的优秀企业加强在广东和大湾区投资布局,广东将提供优质周到的保障服务。利用外资奖励政策。对符合相关条件、在珠三角6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投资,当年实际外资达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按照高技术制造业3%,高技术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2%,其他行业1%的标准进行奖励,其他15个市的实际外资起点放宽到1000万美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单个外资项目在政策实施期内最高可按照3%奖补比例,封顶1.5亿元进行奖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近年来,广东先后评选了三批6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同时已开展广东省第四批总部评选。对符合条件、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当年内达到入资额有关标准(珠三角6市1000万美元、其他15个市500万美元以上),可获得一次性500万元奖励。下来还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真金白银支持跨国公司来粤投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支持海外主权基金来粤投资政策。今年3月,广东出台《广东省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粤投资的若干措施》,包括推动海外主权基金在粤设立办事机构、深化国有资本与海外主权基金投资合作、支持合资设立“链主基金”、加大海外主权基金在粤项目增资扩产等九条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持续加码对广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关键领域绿地投资、股权投资,形成资本与优势产业双向赋能。(证券时报)
广东
人工智能
机器人
证券时报
04-01 18:00
西子洁能:2024年净利润增长705.74% 引领能源绿色转型 海外拓展加速
3月31日,清洁能源智能装备龙头西子洁能(002534)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得益于订单质量提升、成本费用管控加强、资产减值计提减少、处置参股公司股权等多重利好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705.74%,综合毛利率18.47%,较上年增加3.32个百分点。此外,公司通过改善销售合同质量、加强催收管理等措施,实现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8亿元,同比增长84.59%;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87%,较上年增加9.4个百分点。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拟现金分红总额1.47亿元。报告期内,西子洁能锚定“稳基固本、质效并进”发展主轴,全力以赴谋发展、促转型、控风险,面对行业周期波动,公司持续巩固核心业务护城河优势,提质增效。通过研发投入持续强度提升及数字化精益管理升级,同步加速ESG导向的绿色智造转型,形成可持续发展新势能。新老能源融合发展 转型清洁能源的制造者近年来,西子洁能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布局,在以传统燃煤燃气为基础能源的锅炉市场及新旧动能转换市场机会外,捕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光热、光伏、液流电池等)、固废处理、火电灵活性改造、用户侧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和储能市场机会,创新行业能源解决方案,并以核心技术的产品带动解决方案的业务拓展。公司逐步从余热利用的领导者向清洁能源的制造者转变,实现新老能源同步发展。年报显示,公司清洁环保能源装备在2024年实现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33.02%;毛利率23.13%,较上年增加5.1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15.93%,较上年增加6.39个百分点。公司深耕零碳钢厂、零碳电厂、零碳园区等具体场景,为节能降碳提供最有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具体看,在已经落地的零碳工厂、园区项目中,西子航空零碳工厂以每年减排9912吨二氧化碳而获得空中客车“全球可持续发展奖”,西子洁能崇贤零碳工厂入选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计划,浙江天圣控股集团绍兴绿电熔盐储能示范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用户侧熔盐储能项目,厦门火炬园“多能联储”暨零碳工厂项目一期成为公司首个锂电行业多能联储综合示范项目。在零碳电厂建设上,公司于2024年完成国能河北龙山600MW亚临界火电机组“抽汽储能”储热调峰灵活性改造项目建设,该项目不仅验证了公司自主熔盐储能技术的商业应用价值,同时成为国内首个同类改造示范项目,为国内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在光热领域,截至年报披露时,公司已经获得16个项目订单,其中青海中控德令哈熔盐塔式、中电建青海共和、鲁能海西州、玉门新奥等已完成项目5个,另有金塔中光100MW光热等10余个在建、中标项目,在执行光热项目近1.5GW。海内外市场拓展成果显著 新增订单总额近60亿元近年来,受到欧美发达国家老旧锅炉更新需求增长、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及可持续发展要求推动清洁能源装备需求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国际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海外布局的进程逐步加快。2024年,公司外销实现营收6.3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9.79%;外销毛利率为24.74%,同比上升14.53%,充分彰显了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与良好的市场接受度。年报显示,公司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设为主要目标,通过从单一设备出口向“设备+工程+运维”一体化服务的转变,提供EPC、BOT等解决方案模式,增强解决方案能力与客户黏性,加速打开国际市场。报告期内,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领域,公司成功签署尼日利亚12台9E燃机余热锅炉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自备电站订单,创下了公司海外最大单一订单纪录。在发达国家市场,公司实现首个欧标ODM突破,成功签订法国Novasteam项目。此外,在新能源市场,公司突破海外新能源业务,签订首个海外光伏 EPC——泰国屋顶光伏总包项目。技术引领成本管控 筑牢双重竞争优势报告期内,西子洁能在传统能源提效、新能源技术创新应用、新老能源融合领域加强研发投入。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3.92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6.09%,持续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在主要研发项目方面,传统能源提效领域,公司重点攻克兰炭尾气低氮燃烧技术、超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煤炭热解气化燃烧分级技术,高参数L型锅炉技术;并开发双超带再热炭黑尾气锅炉,为传统能源企业清洁化转型提供了模块化、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技术创新应用领域,公司氢能综合利用技术获得关键成果。2024年,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取绿色甲醇关键工艺,并建立适应波动的规模化高效甲醇合成系统,为大规模生产绿色甲醇提供低成本、可复制的技术方案。在“传统能源+新能源”复合技术路径领域,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光热熔盐储能技术研发与工程推广应用的企业之一,公司重点推进熔盐储能技术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中的商业应用,并同步推进煤气炉耦合储热系统、干熄焦余热锅炉整合储热技术等跨领域融合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的国能河北龙山600MW 亚临界火电机组“抽汽蓄能”储热调峰灵活性改造项目,成功完成了满容量顶峰试验。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利用熔盐大规模储热实现机组深度调峰及顶峰的重大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成本管控方面也展示强劲实力。近年来,公司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以精益数字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清洁能源装备“链主工厂”,提升公司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能力,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并通过打造“1+3+N”的产业链生态模式,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采购业务全程数字化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在营收承压的情况下,实现了综合毛利率逆势增加3.32个百分点的良好表现。主要业务板块中,除解决方案毛利率与上年基本持平外,余热锅炉、清洁能源装备、备件服务、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较2023年增加3.76、5.13、5.8、6.25个百分点。此外,公司期间费用控制效用明显。其中,销售费用同比降低8.94%,管理费用同比降低14.82%,财务费用方面,由于利息支出较少、利息收入增加,产生707.15万元收益。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在投资发展上顺应能源转型的全球发展趋势及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浪潮,未来在稳步提升现有高端装备制造业务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拓展新的业务和盈利模式,逐步适度向产业链纵向延伸,向大环保领域、高端/智能制造领域及新能源领域进行扩张,逐步成为智能化的综合能源集成服务商。(CIS)
西子洁能
净利润
绿色转型
04-01 15:57
【实时研报】海洋经济风起,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率先受益,分析师挖出三个细分领域
挖出3个细分领域
证券时报·e公司
04-01 13:40
星空科技入主中旗新材 半导体产业布局加速
3月31日晚间,中旗新材(001212)公告,收购方广东星空科技装备有限公司(简称“星空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陈耀民受让中旗新材控股股东海南羽明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实控人周军等持有的中旗新材股票3661.82万股股份,对应股份占比为29.98%。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海南羽明华变更为星空科技,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周军变更为贺荣明。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自2025年4月1日(星期二)上午开市起复牌,可转换公司债券恢复转股。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包括多个部分。首先,星空科技与中旗新材控股股东海南羽明华、实际控制人周军及青岛明琴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星空科技拟受让转让方持有的合计3049.89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4.97%。其次,星空科技的一致行动人陈耀民与海南羽明华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陈耀民拟受让海南羽明华持有的611.93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01%。另外,星空科技与陈耀民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而海南羽明华和周军出具了《关于不谋求公司控制权的承诺函》。据悉,本次交易受让方之一星空科技实控人贺荣明在集成电路装备领域从业超过20年,具备丰富的半导体行业经验。星空科技主要从事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的设计、开发、制造。成立于2021年,是国内少数具备AI芯片制造专用大芯片光刻机、芯片键合机、硅片键合机、高精度专用检测设备等高端装备的开发与制造公司,其主要产品部分填补了国内高端装备的空白。核心团队包括国内外长期从事先进半导体与泛半导体专用装备设计、开发、制造、集成、市场与销售的专业人才。星空科技下属企业的主营业务是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目前该业务正处于国产替代的高速发展阶段,相关业务及资产已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整体业务及资产质地较好,成长性强,预计收入、利润等将迎来快速增长。资料显示,中旗新材成立于2007年,经过多年在人造石英石领域的深耕,已成长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目前,中旗新材产品的多元化优势显著,涵盖了人造绿色石材、高纯石英砂、硅微粉、TFT石英粉以及板材砂和粉等多种产品。据了解,中旗新材原有业务较为传统,缺乏新的业务增长驱动,受让方本次交易中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后,星空科技实控人将借助自身行业和管理经验,发展实体产业,助力上市公司转型升级,优先重点发展上市公司体内石英硅晶新材料业务,并同步协同发展高端光学镜头材料等集成电路新材料业务,逐步将上市公司行业拓展至集成电路新材料等半导体领域业务。此外,受让方之二陈耀民目前通过自身及控股的私募投资平台已投资了多家上市及非上市公司。鉴于其较为看好本次收购后上市公司后续业务发展,且其在石英、光伏产业链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能够借助其自身广泛的资源为上市公司业务发展赋能,作为星空科技的关联方(间接持星空科技股份),因此参与本次收购中旗新材股份。中旗新材表示,未来公司拟择机收购相关资产控制权,使新注入资产能够与公司新材料业务共同构成上市公司集成电路高端芯片制造材料端、设备端的综合产品解决方案,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新动能。
中旗新材
星空科技
半导体产业
证券时报·e公司
康殷
03-31 22:44
北方华创再受让芯源微8.41%股份 或成其第一大股东
北方华创将成为芯源微第一大股东。3月31日,北方华创和芯源微同步发布公告。芯源微公告显示,持股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沈阳中科天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天盛”),通过公开征集转让的方式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6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41%。 根据中科天盛函告,其已确定北方华创为本次公开征集转让的受让方,双方已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本次公开征集转让实施后,中科天盛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北方华创在公告中提到,经中科天盛组织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北方华创符合本次公开征集转让的受让方资格条件,经中科天盛内部决策,确定北方华创为本次公开征集受让方。3月31日,双方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此次芯源微股份的交易价格为85.71元/股,交易总价款为14.48亿元,而3月31日,芯源微最新收盘价为98.32元/股。芯源微是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公司从事半导体生产设备的研发,是国内领先的高端半导体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包括涂胶机、显影机、喷胶机、去胶机、湿法刻蚀机、单片清洗机等。北方华创则专注于半导体基础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电子工艺装备和电子元器件。电子工艺装备包括半导体装备、真空及新能源锂电装备,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晶体器件、模块电源、微波组件等。北方华创此前表示,参与芯源微股份竞买,是为了加快推动北方华创战略落实,发挥协同效应,提高股东回报。北方华创认为,在半导体装备业务板块,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刻蚀、薄膜沉积、炉管、清洗、快速退火和晶体生长等核心工艺装备,芯源微的主要产品包括涂胶显影设备等核心工艺装备。双方同属集成电路装备行业,但产品布局有所不同,具有互补性,有利于双方协同效应的发挥。除了竞买部分股份外,北方华创于3月10日与沈阳先进制造技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进制造”)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北方华创拟受让先进制造持有的芯源微9.49%股份,合计1906.49万股。受让价格为88.48元/股,交易金额为16.87亿元。目前,该协议受让尚在推进过程中。芯源微表示,如两次协议受让均过户完成,则北方华创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将达到17.9%,北方华创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北方华创计划通过前述协议受让和改组公司董事会,取得公司控制权。芯源微此前披露了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3.09%;实现利润总额2.33亿元,同比下降17.4%;实现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15.85%。北方华创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至317.8亿元,同比增长25%至43.93%。实现归母净利润51.7亿元至59.5亿元,同比增长32.6%至52.6%。
北方华创
芯源微
股份转让
证券时报·e公司
吴志
03-31 22:44
多元化发展显效果,天源环保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80.22%至110.26%
天源环保(301127)3月31日晚发布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0万元—5600万元,同比增长80.22%—110.26%。公司表示,投资的部分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等项目进入运营期,产能释放带动运营收入规模化提升。随着项目转入稳定运营,前期投资形成的资产效能持续显现,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绿电销售等多元收益的协同增长,显著提升了收入与利润水平。2024年以来,天源环保不断夯实水务治理板块业务,加大固废处理业务实施力度,拓宽发展绿色能源业务,形成了“水务治理+固废处置+绿色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的业务布局,同时不断拓展第三方服务业务,实现了“4+1”的经营发展格局。去年10月,天源环保与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投资协议》,公司全力参与南宁市地方经济发展,并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南宁市投资环境治理设施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公司透露了上述项目最新进展情况。目前,公司与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已正式签署《南宁环保装备产业出口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书》。根据协议,公司已在南宁高新区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并完成土地摘牌,该项目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另外,该项目是落实公司装备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以借助南宁的区位优势,为拓宽东盟及海外市场销售,打造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的装备制造出口基地。公司表示,项目建成后,将会增加海外市场销售收入,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根据2024年年报,天源环保绿色能源板块首发出彩。公司主要承接了总投资30.2亿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地融合一期1GW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同时,公司首个1MW分布式光伏发电商用项目在鹿寨污水处理厂正式投用并发电,助力污水处理的提质增效。对于投资者较为关心的新疆建设兵团兵地融合一期1GW光伏发电项目进展,公司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目前项目设计及设备/工程招标工作已陆续完成,预计将于2025年底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年产值约3.5亿元,预计每年产生1.2亿元净利润。此外,天源环保强调,针对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新疆建设兵团兵地融合一期1GW光伏发电项目具备优先上兵团电网并落实消纳的条件,不受市场化竞价波动影响。对于2025年发展,天源环保表示,随着公司旗下水务及垃圾焚烧发电领域重点投资项目的逐步完成建设并陆续转入商业运营阶段,相关产能将进入稳定释放期,预计2025年公司运营类业务收入较前期将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公司还透露,近期将借助公司在全国积累的资源优势及算力市场的需求开展算力业务。3月17日,天源环保公布,为了进一步满足因公司主营业务变化带来的经营发展需要,配合公司的战略规划实施,体现公司“环保+能源”双主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公司拟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证券代码不变,证券简称拟变更为“武汉天源”。
天源环保
净利润
多元化发展
证券时报·e公司
刘茜
03-31 21:13
辽宁去年地区生产总值32612.7亿元 比上年增长5.1%
3月31日,辽宁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公布《辽宁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2612.7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5.7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503.3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18543.7亿元,增长5.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236元,比上年增长5.6%。农业方面,辽宁2024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577.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9千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99.7千公顷,减少0.7千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797.8千公顷,减少6.1千公顷;大豆播种面积129.0千公顷,增加6.2千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07.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4.4千公顷。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29.9千公顷,增加9.7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351.3千公顷,增加7.8千公顷。全年果园面积340.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千公顷。辽宁2024年全年粮食产量2500.3万吨,比上年减少63.1万吨,减产2.5%。其中,水稻产量398.4万吨,减产3.5%;玉米产量2002.1万吨,减产2.7%;大豆产量29.2万吨,增产4.2%。全年油料产量132.5万吨,比上年增产3.4%。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220.0万吨,比上年增产3.8%。全年水果产量967.2万吨,比上年增产4.2%。工业和建筑业方面,辽宁202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分经济类型看,全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股份制企业增长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0.9%;私营企业增长4.1%。分门类看,全年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制造业增长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分行业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3%,汽车制造业增长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0%,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4.1%。石化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9%。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7.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0.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1.0%。冶金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20.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4.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1%。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4.6%,烟草制品业增长0.6%,食品制造业下降4.3%。在对外经济方面,辽宁2024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7630.5亿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出口额3776.7亿元,增长6.8%;进口额3853.8亿元,下降6.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4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出口额1671.6亿元,增长9.4%。民营企业进出口额36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出口额1808.6亿元,增长11.3%。分贸易方式看,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5119.0亿元,比上年下降2.9%;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465.0亿元,下降6.3%;保税物流进出口额971.4亿元,增长27.7%。分商品看,在出口中,全年机电产品出口额1910.8亿元,比上年增长3.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534.7亿元,增长7.1%;钢材出口额413.6亿元,增长26.1%;农产品出口额320.1亿元,增长1.1%;食品出口额295.3亿元,增长3.0%;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169.7亿元,下降6.4%。在进口中,全年成品油进口额223.7亿元,比上年增长79.5%;煤及褐煤进口额79.4亿元,增长14.0%;医药材及药品进口额55.3亿元,增长24.3%;机电产品进口额1076.6亿元,下降6.1%。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3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际到位内资9171.7亿元,增长14.6%;实际使用外资30.7亿美元,下降9.3%。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131份,新签合同额1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完成营业额15.0亿美元,下降10.2%。全省共备案(核准)对外投资企业106家。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7248人。
辽宁省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证券时报·e公司
司迪
03-31 19:13
【0331调研日报】公司集装箱制造业务创历史新高,正积极推动AI技术融合;25年公司种猪产能将达到满产,预计25年商品代鸡苗价格依然会比较坚挺!
今日内容: 1、公司集装箱制造业务创历史新高,正积极推动AI技术融合。 2、25年公司种猪产能将达到满产,预计25年商品代鸡苗价格依然会比较坚挺。 3、矿服业务订单乐观,公司在新疆地区业务规模翻倍。
证券时报·e公司
03-31 18:09
继续上升!3月PMI数据来了!这一需求指标创两年来新高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5%、50.8%和51.4%,比上月上升0.3、0.4和0.3个百分点,均连续两个月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领域新动能较快上升,装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创2023年4月以来的新高。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创2024年6月以来的新高,显示一季度,建筑业活动持续稳步推进。分析认为,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的三大指数均在扩张区间继续上行,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经济回升苗头更为明显。二季度宏观经济预计继续取得“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较快提升”。制造业产需加快释放3月份,制造业PMI继续上升。13个分项指数中,同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指数升幅在0.1至0.7个百分点之间。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在0.3至2个百分点之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6%和51.8%,比上月上升0.1和0.7个百分点,表明产需扩张有所加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3月份PMI指数在荣枯线上继续小幅回升,表明经济回升苗头更为明显。大、中、小企业的指数均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生产的恢复态势比较明显。不过,张立群也指出,需要注意到采购量指数回落,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有回落,表明供大于求的问题仍然突出;反映需求不足为主要困难的企业占比仍在60%之上,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也有回落,企业恢复生产的信心仍然不足。三大重点行业PMI稳中有升3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2.0%、52.3%和50.0%,比上月上升1.2、1.4和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回升;高耗能行业PMI为49.3%,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领域新动能较快上升。如装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至55%以上,创2023年4月以来的新高。进一步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相关行业产需加快释放。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3月份,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取得成效,新动能较快上升。价格仍然是企业经营改善的约束。3月份,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为49.8%,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7.9%,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双双位于收缩区间。分行业看,四大行业市场价格有所分化,其中基础原材料行业市场价格下行较为突出,是带动整体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下降的主因。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5.4个百分点至45%左右,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至46%左右。文韬表示,比较传统产能与新动能价格指数来看,新动能价格指数处于上升态势,既从侧面反映出新动能供需较好增长,也反映出高附加值产业对传统产能的替代,显示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升幅较上月稍有扩大。分行业来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创2024年6月以来的新高;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认为:2025年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上升,一季度持续在50%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7%以上,显示非制造业经营活动保持扩张,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更为乐观。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也谈到,新动能相关服务业持续活跃。3月,电信运营相关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一季度持续运行在55%以上;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3%以上。上述两个行业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在60%以上。看好二季度经济稳定向好运行展望二季度,专家对中国采购经理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运行持相对积极的预期。文韬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政府工作任务作了系统性部署,其中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两新”等政策将直接带动制造业市场供需加快增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将推动出口向好向新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科教兴国战略将促进新动能加快上升。叠加前期实施的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继续落地显效,二季度宏观经济预计继续取得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较快提升,制造业将继续稳定向好运行。武威预计,二季度,在季节性需求拉动和政策效果逐步释放的双重推动下,非制造业将继续呈现投资持续发力、消费逐步回暖和新动能保持活跃并存的多元化增长格局。
PMI
制造业
非制造业
证券时报·e公司
江聃
03-31 16:53
铁路计量测试分技术委员会成立
人民财讯3月31日电,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成立全国铁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测试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中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提升交通运输计量保障能力”,《铁路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加强铁路计量科技创新,提升计量标准能力和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等要求。计量测试贯穿铁路运输安全、工程建设、高端装备制造、贸易交接等全链条,为我国铁路交通装备的自主可控和全球竞争力提升提供核心支撑。该技术委员会将面向交通强国建设和铁路发展需要,聚焦保障铁路安全、可靠、稳定的计量测试技术,着力打造覆盖铁路装备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运营维护全过程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推动夯实铁路计量测试能力,提升我国铁路计量管理水平,为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场监管总局
全国铁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
测试分技术委员会
人民财讯
朱雨蒙
03-31 16:17
共搜索到
6785
篇相关资讯,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公告
天秦装备: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秦皇岛天秦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计划进度的核查意见
2024-11-27
天秦装备: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秦皇岛天秦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2024-11-27
建科智能: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关于建科智能装备制造(天津)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之法律意见书
2024-12-02
天秦装备: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关于秦皇岛天秦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12-13
天秦装备: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秦皇岛天秦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增加实施主体的核查意见
2025-02-17
天秦装备: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关于秦皇岛天秦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2025-03-08
昊志机电:关于子公司签署《昊志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招商引资合同之补充协议》的公告
2025-03-15
天秦装备: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关于秦皇岛天秦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3-25
西子洁能: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报告
2025-03-31
西子洁能:浙商证券关于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2025-03-31
共搜索到
141
篇相关公告,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视频
00:11
立案调查后续来了!董事长高光荣因违规转让股票被罚2200万元
证券时报·e公司
02-18 10:34
微信扫一扫:分享
00:08
最新发声! 冀凯股份16天13板 去年净利润仍将亏损
证券时报·e公司
02-12 21:59
微信扫一扫:分享
00:27
《哪吒2》电影票房破52亿 成都制作公司成拍照打卡地 有家庭集体出动
证券时报·e公司
02-05 18:47
微信扫一扫:分享
00:06
摩根大通单日增持阿里巴巴超50亿元!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10-18 21:56
微信扫一扫:分享
00:07
减肥神药新进展! 华东医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临床试验申请获批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10-10 20:17
微信扫一扫:分享
19:34
实探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业样本|豪森智能:坚持国际化战略 海外订单有望持续增长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07-23 17:02
微信扫一扫:分享
15:08
实探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业样本|大连重工:改革助力发展 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升级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07-18 14:24
微信扫一扫:分享
17:24
实探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业样本|芯源微:背靠伟大的市场 打造受社会尊重的世界级企业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06-19 10:44
微信扫一扫:分享
06:44
【实探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业样本】大金重工:海风装备“出海先锋”,跻身全球一流供应商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06-12 18:06
微信扫一扫:分享
00:31
狂飙!港股阿里巴巴放量高开近15%
证券时报·e公司
2023-03-29 16:31
微信扫一扫:分享
共搜索到
13
篇相关视频,点击查看更多
没有更多了...
- 暂无数据 -
热门文章
美锦能源等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出资额10亿元
缅甸曼德勒地区已有403人获救
维信诺:公司重组事项中止审核 需补充提交资料
蔚来换电次数突破7000万次
特朗普称沙特同意对美国公司投资“近万亿美元”
更多
21:26
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
21:23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
21:10
祥源新材:股东领慧投资拟减持不超0.69%公司股份
21:06
强脑科技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共建脑机接口联合创新中心
21:04
川网传媒:2024年净利润同比减少24.02% 拟每10股派1.25元
21:02
国内期货夜盘开盘涨跌不一
21:02
高伟达:股东银联科技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21:01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见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贾博瑞
20:58
华发股份: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项目仍在建设中
20:57
时代电气:公司海工装备主要包括深海作业机器人等产品
20:55
中伟股份: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APP
公众号
寻求
报道
帮助
反馈
回到
顶部
站长统计